在海拔3600米的荒山野嶺,风那个呼呼的吹,大雨那个哗啦啦的下,寒风飕飕的吹着帐篷,想要在这种状态下睡着是颇具挑战的。 更不用说,气温在这里很冷的,地面之前被雨水打湿了,凉气不光是从四周的风而来,还源源不断从地下冒出来。 这一晚真的是超级的冷的,基本上我是累趴下才睡着的,并不是因为身体暖了才睡着的。半夜的时候,被很大的雨声吵醒,那个时候脚还是冰凉的。 半夜的雨真的下的好大哦,噼里啪啦打在帐篷上,好几次我都害怕它一整个被掀开或者我们被雨水漫延。 不过毕竟还是白天太过操劳了,所以醒了一阵子又睡过去了。这一晚,是一整个在山上宿营的过程中,睡得最好的一晚。
早上到了挑夫5:30过来敲帐篷的时候,我才醒来。 外面的雨刚停不久,地面还都是湿乎乎的,帐篷上面也还留有雨水的痕迹。 迈出帐篷,哈出来的气都清楚可见,真冷啊。 赶紧的套上冲锋衣的内衬和外套,拉链拉得紧紧的,才敢下坡去洗漱。
昨天晚上走这条路的时候,大腿有轻微酸痛感,脚趾头更是痛。 好在现在走过,腿已经不酸了,脚趾也基本没啥大碍的感觉了。 万幸啊~ 我还一直担心说要是腿酸的话可咋办吶。 看来出发之前那几次爬山是有效果的,至少那个时候爬完腿疼过了,筋骨肌肉都舒展运动开来了,现在就都不会酸了。
今早从水管里面流出来的水更是冰凉的,害我洗手都需要慢慢的,间断性的洗,不然一直把手放在水下面就感觉快要冻住了。 此时我的脸更是一个肿的不行,照片惨不忍睹,我都不想承认那个人是我!
其实今天是圣诞节来着。要是在家,我估计还躲在暖暖的被窝里面做大梦呢。 其他队员的话,也许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在温暖的房间里吃早餐,拆礼物吧。 此时我们在深山中,冷飕飕的,没有新衣服穿还浑身泥土汗水,呵呵呵,特别啊。 还好,热闹的气氛, 热腾腾的早餐,还有礼物我们今年圣诞还是有的。
早餐的时候,我们一边喝着热腾腾的可卡茶,吃着面包,正在想说今天的早餐主餐是啥吶? 就只见Ruben满脸微笑的拉开餐厅帐,捧着一个大蛋糕就进来了。这个绝对是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我们怎么想也不可能想到他们还能在这深山老林里面给我们准备出来圣诞蛋糕! 不得不膜拜啊,膜拜! 蛋糕在经历了2天多的山路摧残下,竟然还完好无损。 不少团员都惊呆了,更多的是拿出来相机拍照。太不容易了哇。 一曲 Feliz Navidad 之后,切蛋糕,吃蛋糕,这个圣诞节都算是极其完整完美和具特别意义的!
大家一边吃,一边在讨论这个圣诞蛋糕是怎么来的。 我猜想是他们在山下的时候就已经烤好了蛋糕体,背上来后,今天早上才在上面装饰上奶油frosting的。 山里不可能有烤箱的,所以一定是在山下做好背上来的。 这家徒步旅行社的员工真的都是太NB了,我对他们的崇拜具日递增啊!
吃过了早餐,其实还没有完; 正在收拾行李做出发准备的时候,Ruben又走过来我身边,拿出一条手工编制的彩色手链绑在我手腕上。他说这个是Christmas Gift, 会赐予我力量,让我走的更快更好顺利抵达终点。 末了,还加上一句,this is specially just for you。 我心里面美滋滋了一会儿,不过在发现同团好几个人也都有之后,就觉得这徒导真会说话激励人哇。 鹿同学也得了一条,而且Ruben和他说了同样的话,哈哈哈。不过贝倒是没有拿到。
我觉得Ruben就是为了要激励我啦。在别的团员有的还在准备等着烧开水装水瓶的时候,他就看我都准备好了,就说,准备好了就可以先出发哦。 前面那一条路一直走就对了。
第三天的徒步,之前介绍的时候是说比较简单的,因为上坡比较少,除了最开始的几公里是上坡外,基本都是下坡路。然后今天的距离是最长的,需要走16公里。 临出发前其实我也觉得经历过了第二日的高原直上,今天就应该是雨过天晴, a piece of cake了吧。 不过后来越走就越真心的认为,第三天的路,并不比第二天容易。
这早在临近我们出发的时候,又下起了下雨。 虽然不大,不过淅淅沥沥的还是比较影响走路。这边山比较深,小雨迷迷蒙蒙的还有一些雾,为了防止回头雨越下越大,出发前大家就先把雨衣都套了起来。
从营地出发 (也就是下图中那条瀑布小溪的底端,图片右中侧那片梯田状的区域附近), 开始的那一路完全的都是上坡。唉~ 你说说,既然要上坡了,那昨天干嘛还要那么辛苦的下坡,如今再爬上来呢!简直就是自己找虐。唯一的安慰就是这些不是同一座山峰。
第二天的营地海拔3600,离开那里一路向上爬到大约3780海拔的时候,会碰到今天第一个古迹 Runkuracay (昵称 Egg Hut)。走到这边大概需要半个小时。
既然是Egg Hut, 就是形状有点像一个鸡蛋,从这里可以回望昨日走过的山们,还有那个至高点Dead Woman’s Pass。就是不巧我们这天有雾,所以远处能见度不好,不过这云雾之中,估计是不是更添神秘色彩呢?
因为要赶路,在Runkuracay没有停留几分钟就被Ruben催着继续上路了。依旧是上坡,依旧是乱石,然而雨,也开始越下越大。
路上看到一个高山湖,大姐本来都走过了,但是回望拍照片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感觉到了什么呼唤,又折回去下到湖边去。只见她走到湖畔,用手捧了水,喝了一口还点在额头上了一些。接着就看到她跪在湖边冥想开来。
嗯~ 大姐是一个神人。之前她还专门参加了一个什么Group,据说那个Group就是一群人在一个荒山野地里面,天天打坐然后祈祷被Enlighten的。她就是在那个团里面认识我们这次hike的一对阿拉斯加夫妇的,第一天发现又同团还惊喜了一下。前一日她在晚餐桌上和我们说起这些的时候,大家都听的一愣一愣的。话说第一天午餐的时候,大姐一直在和背夫们聊天还一直在本子上面写啊写,我和贝鹿一直以为她是个什么作家。后来听她自己讲,才知道她最开始好象是做审计,后来自己开了自己的公司,一直好操劳,完全不觉得自己在活着。2年左右前吧,她提前退休决定开始为自己活 travel the world. 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她受了刺激,因为当单纯的澳洲小弟弟问大姐是否已婚的时候,大姐苦笑着说她算是曾经结过婚的吧。
大姐说现在的她比之前那个忙碌的她活得开心多了,而且她现在已经找到她为啥而活的原因了。不过也是,这些日子看大姐,就觉得她很有活力的,如果不是知道她几岁,完全猜不到啊。大姐体力还超好,普通都是和打头的澳洲小年轻们一样的步伐,我和贝鹿都完全没有她走的快。这点其实我问过大姐的,她说她之前也是完全不行的,但是这次临出发前她坚持天天去Gym去了四个月,然后就锻炼出来了!
翻过了高山湖的那个大坡以后,路开始变得平缓。偶尔有的上坡也只是十几台阶而已。在这里路是在悬崖边上,看着雾茫茫的深谷,我老是想要停下来看看。有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在那条路上,就感觉超级接近大自然的。
这条下坡路,一直会通到Sayacmarca,远远的在山路上就能看到这座建筑在独立一个山头上悬崖边的古迹。据说他的名字意思是inaccessible town. 描述的很准,上到那个山头的路,的确很陡峭。
走到这附近的时候,刚好雾有些散开来,只有一些在山头,露出很清晰的古迹原貌。真是美啊!第三天的景色最美这个说法,完全的没有夸张!虽然我更喜欢蓝天白云,不过其实这种有淡淡的雾的感觉也还是不错的。
在这个山下我碰到Guido. 他问我要爬上去吗?说我们现在要赶路去午餐的营地呢,要是上去下来可能要花上40分钟吧,而且现在雨又开始下大了。我看了看那坡,又看了看时间,想了一下,决定不上去了。就在下面看一下就好了。这座城,或许从远处观望更好看。
至于那个路到底有多陡峭,看上面两张图就知道了。如果时间充足我还是会上的,不过谁让我之前走的太慢呢。虽然此时这么看这路很陡,不过后来下坡,碰到比这些更陡峭的路多了去了。
果然,没有爬Sayacmarca是个明智的决定,因为从那里拐下去开始,小雨就变成了大雨。虽然那边一路都是小下坡,不过也都是乱世岗,被雨水打滑的大石头走起来很容易摔跤。不幸的,我在这边滑倒了一次。
当然摔倒了就马上爬起来继续赶路喽,连身上的泥巴都没有来得及拍打。后来差不多在11点半的时候赶到了午餐点,在进去帐篷之前,雨是彻底变成了倾盆大雨。
其实早上7点出发,到现在虽然走了一路,但是真的还不饿啊。他们行程决定在这里用午餐也只是因为这里有水容易煮饭。午餐有Curry还有用土豆泥卷起来的肉卷,其实不错的,只是我一点也不饿。看在背夫们的辛苦份上,我使劲吃了60%。
午餐吃饭喝茶,休息了将近一个小时吧。接下来就是一路直奔晚上的宿营地点了。往后的路,也是95%下坡了。其实走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太在乎是上坡还是下坡了,走一步是一步,多走一步就距离结束苦逼多一点点。
今天一直穿着雨衣走路,热气散不出去,在雨衣内形成了不少热蒸汽。被那热气捂着其实很不舒服的,身上出的汗也挥发不掉。说起来有点点恶心,我觉得我偶尔都能闻到我身上的汗味道,还有头发的油腻味道。这时候我就想到了以前很火的reality show 《Survivor》. 曾经有认识的朋友去参加过摄影团,他说大概到2个星期以后,那些摄影师除了要拍片的时候,都不要靠近那些参赛者的,实在是味道恶心的不行啊。 我是绝对没有办法参加啥生存节目的,我现在已经觉得我快要到极限了。现在最想要的事情不是吃饭也不是睡觉也不是停下来休息,而是我要洗头!
路继续走,有的时候需要穿洞,有的时候在悬崖遥望眼底一大片云雾之上的群峰,有的时候是穿过一小片丛林。古代的人们啊,你们当初是怎么就发现要这么走这条路呢?
绕着山腰外围走了好几圈以后,来到一块比较平地的区。他们那些参加5天徒步的人们,这第三天就到这里结束了,在这边扎营休息。要是我以前听到这个的话,我应该就会想说走5天更好啊;不过现在真的体会下来,还是觉得4天就好了,早点走到早点看完好回家洗洗睡。呵呵~
平台的风景不错,视野很广,因为那里是周边最高的一个点,天气好的时候一定很赞。不过我刚到那里,雾气就开始聚集过来,没过几分钟以后就基本完全看不到了。据说如果我早过去10分钟,还能看到一对老鹰在那里飞翔啥的。
又淋雨又出汗的,模样实在惨不忍睹,于是只能背影示人。后面的雨衣是Guido帮我塞的,我现在这么看,我好像是乞丐啊!>_<
由于有一部分人在这里就扎营了,所以下面的路上人烟更少了。走过一段很下坡的路之后,我们抵达了今天的又一个古迹。
Phuyupatamarca, 可以说是一个mini的马丘比丘感觉了。一大片的山头,有围墙,有广场,有很多不同的隔间房间;外围还有水道,桥梁,楼梯,嘹望台…
This is a complex structure of protection walls and paths built on the uppermost side of a high hill; it is a stunning example of Inca architecture. Fifteen buildings, two plazas, six ceremonial baths, water channels, bridges, stairways, and observation platforms hang halfway up the cliffside like a giant balcony. This site dominates the vast landscape, and when the clouds of the high forest descend into the valley, it gives the amazing impression of "float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clouds.
外围的草坪上,还有很多的羊驼很自在的在吃草。这个古迹也是有人维护的,因为走在水道的边缘,就能看到好几个工人在清理里面的青苔。据Guido说,这水道的水,从古至今一直都没有停止流动。
在这里,Guido说,你知道这边已经可以看到Machu Picchu了吗?我起初以为他是在糊弄我呢,就装很兴奋的说,真的吗真的吗?在哪里在哪里? Guido指着Phuyupatamarca 前面山崖中,对望着的那个尖出来的山头说,那~ 那个就是Machu Picchu喽。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背面。
说实话,那个山头我一开始也注意到了,不过我是没有想到这个竟然就是马丘比丘了。好吧,走了两天半,终于看到一点点,就算只是背影,也觉得至少能够看到终点了。
这片古迹真是大,绕了半天才绕到另外一面的下山路。离开前为了给自己加油打气,又多看了马丘比丘的背影几眼。可是他比较害羞,还是不想要我看,马上就拉了一块云当作面纱遮住。
当然了,这个时候我或许也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看风景了,因为下面的下坡路真的是颇具挑战!
全部的石头路,非常之陡峭,那种陡峭度,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照片根本拍不出来。比如下面的图,我是下了坡以后往上拍得,这个视角是立着的。也就是说,陡度接近80度,然后那个根本是没有台阶的台阶,基本从上面下来都是具备壁虎爬墙的本领的!
最陡峭的路就是上面那种,稍微好走的路就是下面这种石头垒的比较整齐的。左边是从上往下拍的,右边那个是下到下面再回头向上拍的。每一个台阶大概有我的小腿一大半的高度。
最开始走这种路,走走新鲜还觉得自己蛮牛的。可是如果你要是走了10段20段这种路以后,真的是泪流满面,痛不欲生啊!
徒步的这几天,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也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弃的。但是在这一段又一段,貌似没有尽头的陡峭下坡路上,我第一次开始后悔了。之前听说的那对夫妇在第三天结束的时候决定Quit, 我现在是真的理解他们的! 第三天的路一点也不容易,我觉得它是和第二天的路并排第一难度的!甚至,我宁可再走一遍第二天的路,都不想要再走一遍第三天的路!
背夫们估计见多了,走多了,已经完全无感,所以下坡都是用跑的。我实在是十分的佩服他们怎么能够确定每跑一步下去都能踏到石阶呢?我就是每次看到下面我就害怕,所以我只能一阶阶慢慢的走。
这种乱世岗下坡陡路大概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当视野再次开阔起来的时候,马丘比丘的背影更加近了。
那一个半小时的路上,我有崴到脚两次,右脚裸非常痛,已经有点半废的程度了。
在这里我又碰到Guido. 他应该是在这里等我的。Guido说,我们距离营地不远了,看到远处山腰那个梯田遗址 Intipata 没有啊?营地在那个的下面一些的地方。
另外,山谷下面那条河上游处的那个城镇,就是马丘比丘山下的 Aguas Calientes,又名hot springs 温泉镇。如果是要搭乘火车过来马丘比丘,温泉镇就是下车的地方。而我们明天下山后,也会从那里搭车返回Cusco.
既然连明天结束的地方都能望到了,那么今晚的营地能有多远呢?况且这个时候的马丘比丘的背影,真的已经变得好清晰好清晰的,我似乎觉得我今天晚上都可以走到的。
这接下来的路也稍微不那么苦逼了,没有陡峭,没有乱石岗,多数是这种环山的微下坡的路。就是不是直路,全部是顺着山腰的弯路。
沿途也会路过这种小的遗址,估计以前就是给路人的休息站,或者过夜的。Guido一直在说,要快点走,这段路虽然不难不过旁边都是悬崖,最好天黑之前走到。天就快黑了!这时候,是下午5点了。
要是天黑才到目的地,真的不是太方便啊。况且走到后面开始路变得更加狭窄,一边是往上的山壁,一边是往下的深谷。深谷附近还都是植物,天亮能看清楚,天黑就真的分不清界限了。
其实我也想过,天黑就黑呗~ 反正只要能走到就可以,肯定可以走到的吧。刚才第一次能看到温泉镇的时候,Guido说还有一个半小时就能到了。我走的慢那就算两个小时好了。就是,后来我发现Guido说距离都没个准的,因为等我绕了10个圈以后,他依旧还是说距离营地还有一个半小时。唉~
说来也真的是奇怪了,等我走了一个小时了,6点的时候,望过去那个梯田的距离似乎根本也没有接近多少啊。天色也开始越来越晚了,我开始觉得天黑前我肯定是到不了了!
就在上图拍过后没有几步,我发现了在路边等候我的,我们的主徒导Ruben. 他是专门守在那里的,因为那边有一个岔路。如果顺着路走呢,绕过梯田,就是还有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营地;但是如果走一条很不起眼的小岔道直下的话,抵达营地只要半个小时多!团里最开始那几个走的快的人,都是走的远道;后面比较慢的人,都被指引走捷径了。
Ruben说,快,把你的背包给我,走小路吧。到这个地步我也没有必要去逞强喽,背包就让他帮我背着了。我就开始飞步的从岔道下山去。
岔道一路还是顺着山间弯来弯去的,多数的地方是大石头掺杂着黄土地,偶尔有几处有些乱石。斜度还算好,基本维持在30度左右,所以比起之前已经是非常好走的路了。也所以我才可以走的很快。不过一直这么单调的走,只看路不看风景,这半个多小时走的还是很漫长。
最后终于抵达营地区域 Wiñayhuayna 的时候,天已经是基本黑了,要是再黑一点点就需要用手电了。这边的营地还是一层一层的,起初读资料的时候听说这里有一个酒吧还有可以洗澡的地方。不过我们过来最初那一层碰到的几栋房子都是黑乎乎的,后来才知道酒吧最近在翻修。至于洗澡的地方,早来到的团员说,那地方,你会觉得不洗澡反而更干净。
这次帐篷又是被扎在了半山腰,从有酒吧的那层到帐篷那层,又走了5分钟。然后因为地方有限,餐厅帐在还要往下走5分钟的最底层。
本来还想说先去帐篷里面放东西清理一下的,不过我一个一个找过去不清楚那一个才是我的帐篷。因为都是晚餐时间了,Ruben说7点钟开饭的哦。最后只好放弃把东西先摆在鹿贝的帐篷那边,然后直接下去吃饭。
大家别人是都到了的,俺是全队最后一个抵达的。哈哈哈~ 无所谓,我觉得只要我走到了我就是牛!
因为是最后一晚了,团员们大家交换了email联络信息,和大厨还有背夫们合影留念。背夫们明早5点要去山下赶火车,不跟我们上马丘比丘了,所以今晚要提前给他们小费。
一路上看他们那么辛苦,还要照顾我们,小费是真的要给他们的。Ruben说一般每人给100 PEN 秘鲁钱(~$38 USD)就好了,不过大家不少人还是多给的。我就掏了50秘鲁币外加$50美金。Ruben说那些人多数人没啥文化,不太知道美金和秘鲁钱的兑换率,最好是给当地钱。不过我真的是没有当地的货币了,带上山来的只剩下美金了。还好大厨据说比较有文化的,貌似还出国去哪里学过厨艺,最后大家的钱一大叠都是放在一起给了大厨,大厨回头会去厨房然后和伙伴们平分的。
第三天的路,也结束了,明天只剩下2个小时的山路而已了。胜利在望!其实,这一天晚上,我觉得我自己已经是胜利的了。
—— 2011年12月25日 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