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6月, 2009

6月 30, 2009

我和耶穌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臥虎藏龍比利時 Chapter 5》

由 Majo
 
2009年4月7日 是值得被記住的一天,因爲這天在我人生裏留下了一個神聖的記號。
這天 我和耶穌有了the first, and also possibly the closest encounter I could have with him in my life time.
 
 相傳, Joseph of Arimathea, 一個滿富有的秘密門徒 of Jesus, 在獲知耶穌的遇害 Crucifixion 之後,不但親自把耶穌的屍體從十字架上面松下來,還奉獻出他原本為自己準備的墓給耶穌來埋葬。在幫助耶穌清理血跡準備厚葬的過程中,他特別保留下了一片耶穌沾有鮮血的衣服。之後到了中世紀,Thierry of Alsace,一位當時的Count of Flanders(今天的比利時,荷蘭南部以及法國的南部一些地區) 的伯爵, 又不辭辛苦的長途跋涉到Holy Land (今日的以色列耶路撒冷周邊) 把這塊珍貴的血跡取回來。
 
 從聖血被帶回來的那天開始,它就一直被存放在布魯日的這間特別为之建造的教堂的上層 (教堂的一層是St. Basil Chapel, 紀念St. Basil the Great的),後來這個上層被正式命名為 Basilica of the Holy Blood 聖血教堂。再來呢,這神聖的耶穌的血跡來這裡安家的那天,是April 7, 1150 !! 會不會太巧了啊?!  這個我當時根本不知道的,是我后來Wiki了一把才發現的。我現在覺得那天我的經歷不但是神聖,還是幸運的呢,碰巧在859年后聖血到來的這天造訪。
 
 聖血教堂很小的,在Bruges的Brug廣場右邊的角落。整個建築都是灰黑色的,更加增添了一份沉重感覺。塌著木質的樓梯,在昏暗的光線下上到二層,頓時就覺得周圍的氣氛都非常的嚴肅。周圍都是一些花甲老人或者是虔誠的中年婦人,沒有人説話,所以我們也一下子不敢出聲了。觀察了一番,沒做功課所以不知道聖血到底在哪裏。不過眼尖的我瞄到好像入口的右側廳上的祭壇側面好像有一個手寫的牌子。走過去一看,上面寫的,要參觀聖血,請收聲 拍好隊 緩慢走上前來。
 

 再往祭壇上面一看,一位面部基本沒有表情的銀髮女神官 正靜靜的守護著面前神桌上的一個鑲金玻璃瓶器皿。從下面看過去,也看不清楚瓶子裏是啥。幻想中,我認爲這聖血是不是流動的那種啊?還想說如果還是流動的那真的是超級的神奇的血液啊。不過也會感覺挺恐怖的,因爲或許那裏面的還有一塊耶穌的骨頭或者耶穌的肉。雖然覺得有點毛毛的,但是我還是小聲地問了問Beilie, 到底要不要上去看看呢?Beilie說,去,當然去了。可是當下沒有什麽人去看,我們也不知道是不是就可以隨便去看看。不過都來了,如果不去看也太對不起自己了哦,而且這種機會可是千載難逢啊,那個可是耶穌的血噯.  好吧,我上… 於是我豪邁的從錢包内掏出最小面值的5歐鈔票一張,然後小心翼翼的慢步走上那個聖台。
 
 近距離瞻仰這種神聖的東西我心情不是一般的緊張,可能上一次如此緊張還是20多年前我媽帶我去毛主席紀念堂看水晶棺。 到了台上我首先的自然反應就是把錢放到奉獻盤内,然後對著神官還有Relic of the Holy Blood 鞠了一小躬。台上面的燈光比別的地方都亮很多,我也就在這"萬衆矚目"的光線下嘗試著仔細去研究一下那個瓶子裏面的東西。那個玻璃器皿從外表看挺大的,但是其實内部還有另外一個稍小的玻璃管,内玻璃管内,是一塊長長的物體,那個物體上纏著一些痲色的布料,布料上面血跡斑斑。这些泛咖啡色的斑斑点点,就是耶稣大人的鲜血啦。我仔细的打量了大概5秒钟,就匆匆忙忙转身要离开。神官大人还特别给了我一张小简介已表示我来看过了。
 
 等到我下来台下,看着Beilie上去的空当,突然警觉~ 呀呀… 我竟然忘记了去摸一摸这宝贝啊,这可真是了不得,非同小可的疏忽。之后Beilie也下来了,缓了一下后也发现忘记去拍照留下这珍贵的时刻。哎~~ 我们还是太紧张了啦,又特别是在这种地方脑子思考不是太清晰。怎么办呢,还能怎么办,从新排队从新来过一边呗;也表示我们对耶稣大人真的是恋恋不舍的。
 
 再来排队人就多了,我们前面多了好几个真的是虔诚的老太太。这次我再翻钱包,发现我剩下最小的面值只有50euro的了,而硬币也只有10分的那种而已。我舍不得去奉献50欧啊,怎么办呢怎么办,也不好空手上去。Beilie看我举棋不定,就说哎呀我都拿美金去的啦,我刚才在上面还看到有人民币呢。哦~~ 这就点醒了我了,我那钱包夹层内还有之前在SFO飞机场买早餐找回的零钱呢。掏了2美金出来,又静静的等待我的参拜机会。
 
 第二次上去,我其实还是害怕,我害怕那个老太太神官觉得我奇怪,上来一次又来一次的。而且我也不太知道能不能照相啊,虽然没有看到有地方说不可以。不过我还是装作没事的样子,案例奉献了过后,就马上把双手都给放到了那瓶子上端详。哈哈~~ 这次我记得一边摸着圣人的血,一边祈祷他老人家忘记我的鲁莽和不尊敬。祈求他给我指明道路吧。 虽然我没有信奉您,但是我都是尊敬您的啊,阿门… …  离开前,老太太神官依旧给了我一份简介,原来她都不在乎我上去几次啊。也许人家觉得我上了这么多次,是绝对绝对值的好好发展的姐妹。
 

 不过我都没有再上去第三次了。只是在台下看着后面的人一个一个得上去瞻仰。每一个人都轻手轻脚得上去,小心翼翼的端详;每一个人瞻仰过后,神官大人又小心翼翼的拿出来一块白布,仔仔细细温温柔柔的把圣血瓶子前前后后擦个干净;然后再等到下一个人上前来。一个接着一个,同样的过程,但却都是一样的肃静。进入到这里,似乎每一个人都被这神圣的血给镇住了,总是害怕如果有一点点疏忽就会被上天惩罚。
 
 神台上面的老太太,坐了一阵子,就要下岗位了,有另外一个同样白灰头发的老大爷神官来接替。接替的时候,他们还低声说了几句话;那时那个老太太突然露出微笑,不知道是不是终于可以卸下大任所以也松了一口气呢?此时我们也都准备离开了,在走出了教堂二层的大门后,呼… 终于可以叽叽喳喳一下刚才那特别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了~~
广告
标签:
6月 30, 2009

北方的威尼斯 布魯日古城 《臥虎藏龍比利時 Chapter 4》

由 Majo
 
 在比利时的城市里面,大概70%的游客会推荐你只要花一点点时间在布鲁塞尔就好;  然后这70%的人还会说,布鲁日Bruges是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当初在穷游爬文的时候,就发现大部分的人的游记,布鲁日的篇幅那是远远长过介绍布鲁塞尔的。最夸张的是看到一位前辈说去过了3次布鲁日每次都还有惊喜,每次都念念不忘的还想去。这大概就类似明明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但是大部分人还是都去悉尼类似;或者是美国的首都华盛顿,但是更多人只想到了纽约。哦~~ 可能还是有点不一样吧… 坦白说,我之前是只知道布鲁塞尔,不太知道布鲁日的。
 
April 07, 2009
 
既然是众多人推荐的地方,而我又被照片上面一排彩色的房子给吸引了,那么就怎么都要去的啦。Bruges 距離 Brussels只有一個小時的火車程,車票完全可以在當天購買,因爲基本上每20分鐘左右就有一班車。一早起來在飯店吃過了飯,我們就出發準備開始一天的爆走行動。Brussels Midi 車站今早人很多,買票的隊伍都排到了門口。幸好去不同的區域是要在不同的櫃檯購買,所以我們兩個又分工合作了一下。Beilie去買Bruges的票,我來買我們後天去阿姆斯特丹的火車票。當時得知去阿姆斯特丹的票兩個人才只有73多euro的時候,我還以爲我聼錯了,這個價格是不是只有一個人的啊。不過那的確是兩張票的價格,但是也不是便宜的沒有道理的,只是當時我們以爲賺了大便宜而已。(去Bruges兩人雙程,51 euro)
 
 
 Bruges, 布魯日,一個中世紀曾經繁華的城市,靠著上天的寵幸成爲了當時很重要的商業貨物輸鈕, 創造出來了一個Golden Age.  但是由於他富有的太快速,引發了很多的社會動蕩以及内部戰爭,雖然每次都被平息了,但是卻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就在Bruges整頓再出的時候,那條給他帶來好運的天造Zwin運河開始慢慢被淤泥積壓;慢慢的在他東邊的城市Antwerp開始崛起了。Antwerp終究取代了Bruges的港口輸鈕地位,Bruges也就從此退下了光鮮的舞臺。雖然蕭條了,但不致于落寞。今天的他還是一個很熱鬧的城市,人們來到這裡或許更多的不是爲了貿易,而是爲了看一看這個被保留得很好的 被列為世界遺產的 中世紀城市,那個被人稱爲北方的威尼斯的地方。
 
 從布魯日的火車站搭乘公車到Grote Markt,最開始還是那種很普遍的鄉村小鎮,不過景色在穿過一些運河后慢慢的改變了。道路開始變得狹窄,路面開始變成是用石頭塊拼湊起來的,街邊的房子開始變成那種好像是積木搭起來的。雖然都是一些現代的招牌和現代的人群在這裡游走,但是你卻沒有辦法不感覺到這裡的古香古色。最後公車停靠在了中心廣場,這裡感覺上是小了一號的布魯塞爾大廣場;廣場上的建築風格都很類似,周圍也都是延伸出去的多條商業街道。如果真的要找特色找不同,那大概是這裡多了一排鮮豔的小房子,然後就是這個廣場會有馬車來來往往的。
 
 
廣場的四周分別是省政府宫,Belfry 钟楼,邮局一类的。 .我們在這裡自私的只給自己寄了明信片,然後就穿進小道去逛啦。据说布魯日以蕾絲而闻名,果真也见到好多櫥窗都擺設出來不少手工的精品。不过感觉在window shopping的人,远远的超过了真正进去购买的人。顺着那些石头铺的道路,我们逛到了Brug侧廣場小看;发现原来刚才那个大的Markt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政治地位吗,这侧面的小点的广场才是真正的要地。Brug 广场,有City Hall, Renaissance Hall, Bruges Museum, 以及最特别的聖血教堂 Basilica of the Holy Blood
 
 
神圣的鲜血不能随时观赏,所以我們就先去搭船。毕竟这里有北方的威尼斯之称,虽然不比真的威尼斯是被运河包围的城市;但是至少也是个城市包围了的运河;而在这里搭船,被称为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一项活动。靠近两个广场的那里,有好几个地方都可以搭船。我们走着走着正好碰到一处于是就决定在那里上船了。
 
去的巧了,正好碰到空船,于是可以头一个上船去占了个好位置,就坐在船长的座位边上。本来以为说可以好好的拍些照片来着,结果后来上来了一位小帅哥坐在我对面,于是全程30分钟左右的水路,有一半以上我都在盘算着如何偷拍他,以至于完全忘记了去好好观赏沿路风景( 详情请见: http://icemajo.spaces.live.com/blog/cns!5E81695F48E0C19D!2768.entry )。只是隐隐约约的记得,运河两岸红墙灰瓦,绿荫丛丛,有不少的教堂,修道院,博物馆,以及最著名的Minnewater (The Lake of Love "爱之湖").  爱之湖那里桥边绿荫下成群的白天鹅,当船驶过时候也会有几只就那么慢慢的跟随着船划水,意境非常好。如果这里的全部水上风光比不过真正的威尼斯,但是这爱之湖附近的感觉,却是你在威尼斯找不到的。一个是繁荣,一个是优雅,都各有特色。
 
 
游船完毕,时间还有,我们就顺着运河走去布魯日最有名的教堂 the Church of Our Lady, 她是世界上最高的塼造建築.  我們湊熱鬧的去看,是因爲她真的很高大,然後船夫大叔老是說到她。只不過不湊巧正好踫到她在整修,大半個建築都被遮蓋了起來。我們抱著只是進去踩一腳的想法走進教堂,卻不小心在入口的右邊被鎮住了。剛剛進去的時候,看到好多人圍在右側石欄外觀賞裏面靠墻的一塑雕像。雕像整體綫條柔美,細節逼真,象牙白色的大理石表面微微發著光。我的腦子裏面馬上就出現了在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内看到的Pietà的影像,難不成這個是Michelangelo的作品?跑到旁邊去看了牌子上面的介紹,嘿~果真是啊;雖然我對藝術沒有研究,但是看來如果看得多了,還是都能從作品特色來判斷作者的。這塑名為 Madonna and Child 的作品,是Michelangelo唯一的一個 在他有生之年 離開了意大利的創作。
 
 
既然看过了圣母了,就不得不去看看圣母的儿子; 所以我们从the Church of Our Lady 出来,就直奔圣血教堂而去…
6月 28, 2009

诈骗集团 or 抛弃金钱

由 Majo
 
今天下午接到一通电话:
 
对方:您好,请问是X小姐吗?我们这里是香港XYZ电子公司。
我: 噢,Hi
对方:我们公司上个星期三在Las Vegas举办的展示会您去了吗?
我:No
对方:哦,那没关系,不过我们的现场工作人员用您的号码参加了电脑抽奖。您获得了二等特奖。
我:哦
对方:请问您当天有收到我们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吗?
我:没有 (完全心不在焉的)
对方:哦,那您可能在忙吧。
我:我不知道。(我想挂了!)
对方:那没有关系,您当时中了我们赞助商特别提供的二等特别创业基金奖,是八万八千美金。我们可以提供全球国际汇款给您的银行账号。请问您接受吗? (100%认定我会接受,下一步要管我要银行的账号一类的了吧。)
我:哦,不用了。 (吓死你,我无动于衷~ 切~ 才只有八万八。)
对方:噢… 您.. 确定吗?那我们就要把这笔钱转还给赞助商了。 (完全被我吓倒,都磕巴了。可能从来没碰到过如此镇定的客人)
我:嗯,没问题。 
对方:那好… 祝您周末愉快,再见。
我:谢谢,bye~~
 
不过确实,上个星期二我有接到一个自称是香港某电子公司的电话,给了我一个ticket number, 说将在星期三举行抽奖。不过我是完全没有搭理这事情;也没有想到他们还会来电。我是觉得这个肯定是诈骗集团啦,当然我也可能错,所以也就是我把八万八千大元推出门外。
 
如果是诈骗集团呢,我庆幸我不为金钱迷魂了头,还能理智决定。如果是真的嘞,那我退还给了厂家,也算是在经济危机之际帮他们节省了一笔钱吧。然后我也就算是暂时和我的旅行们,新照相机,新镜头,新电脑,说了see you later~~
 
呵呵~ 我是一直觉得天上不可能掉馅饼的,不管什么都是有代价的;所以人家统计说那些中了大乐透的人,其实最后都是不是很好的结果。我还是脚踏实地一点,用自己的钱也踏实吗。不过嘞,老听说什么中大奖啊,诈骗集团啊,我从来没有碰过,这个算是头一次,由此就记录一下喽。
6月 26, 2009

Mussels in Brussels 海鮮街 《臥虎藏龍比利時 Chapter 3》

由 Majo
 
 之前提到紧挨着布鲁塞尔大广场的Beenhouwersstraat & Rue Des Bouchers 大街是这里大名鼎鼎的海鲜街,那里聚集的人口是可以和国内小吃街媲美的。长长的一条街,不是很宽,但是却密密麻麻有着好几十或许上百家海鲜店,其中也包括咱们华人跑过去开的店。每天估计一大早,店家就把门外露天的桌椅摆好,整齐的放上餐具鲜花一类的,就等着客人来上门。
 
 因为寻找撒尿女童我们跑到这街上,之后也就顺便在这里吃了午餐。不过说实话,要选择哪一家还是费了点功夫的。
 
 
 
 一走到这里,就被络绎不绝的人群推着前进,店家们摆出来的桌椅把本来就不是很宽的街道变得更加狭窄。抬头看过去满满的都是招牌,花花绿绿的好不热闹。看到这种情形,真的都不知道从哪里出手了,其实每一家的菜式看起来都还不错,也都挺类似的。Beilie掏出来Lonely Planet, 看到上面大夸一家 Chez Léon  http://www.chezleon.be/index.asp?intro,说不但好吃 而且价廉 并且还很有名气。恰好当时我们就站在这家Leon餐厅前,于是来到Brussels的第一顿饭,就是在这里吃Mussels.
 
 
据说比利时也是一个美食国家,在欧洲仅次于法国,他主要是因为海鲜贝类而著名。而他最盛产的海鲜,就是Mussels. (我不太知道这个中文叫啥,好像有的地方叫做贻贝) 有很多人会慕名来到布鲁塞尔吃这种海贝,所以也就有这么一句话就是Mussels in Brussels.  当我们在Leon坐下时,旁边的座位正好有一对老夫妇一人守着一大盆的贝吃的津津有味。闲聊下得知,这对法国夫妇是今天早上火车从巴黎来到这里,专门来吃Mussels的。我们看他们好像非常有经验,所以就问了哪种Mussels最好呢?他们告诉我们最有名的就是Musselen-Friet, 也就是 Mussels and Fries. 听过人家的介绍后,我们就决定点杂烩海鲜Mussels & Fries.  除此之外呢,还要了Waterzooi (比利时的名菜,就是水水的浓sauce煮鱼大杂烩),以及这家店的House Beer.
 
 
 等上菜的空挡,Beilie开始用她的喀人镜头猛扫过路的美女帅哥,誓言要回家以后贴出来个布鲁塞尔海鲜街美女墙,还有型男墙。我呢,就在一边看热闹一边喝着Leon House Beer.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喝啤酒的,这个和我在15岁那年喝的太多喝伤了有密切的关系。不过书上说比利时啤酒很多很好,所以说咱们来了也要入乡随俗一下。不过不得不提哦,Leon 的House Beer还真的不错喝,味道清爽,比较清香酒味少。在后来的几天里面我们也品尝了一些别家的啤酒,但是我们俩个都一致认为,在Leon喝的这个最好喝。
 
 至于后来上来的主菜,都还不错。Waterzooi里面有好多种鱼,吃起来味道鲜嫩可口,我这不怎么爱吃鱼的人也都吃的很高兴。估计是因为他们选材都是比较结实的鱼类,我吃起来感觉不是那么软啪啪,也都不特别腥,所以我可以接受。Mussels呢是满满一大盆,服务生还很热心的端来空盆给我们放壳。我对贝类不是那么热衷,反而比较喜欢里面的鱿鱼,不过那些贝味道也很鲜美,一大盆吃起来非常的爽。就这么些,我们就吃的饱饱的了,都还没有怎么吃主食。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Chez Leon 在这条街上看上去并么有那么的突出,也不见得就比别家的店人多很多,但是这家100多年的老店也不是没有原因就被Lonely Planet 提名的。真的是很多很多顾客都喜欢这里的料理,慕名而来,而这其中也都包括Hilary Clinton.  所以呢,以后谁去布鲁塞尔,不妨去试试这家店;因为就有可能,你的旁边就坐了一位大人物。
 
 Leon 并不是我们在这条街上吃的唯一一家店, 第二天的晚上,暴走了一天的我们依旧回来这里吃饭了,因为Beilie突然想念Paella. 我对吃的并没有特别的执著,好吃的特别的我都跟着都Okay, 所以春游路上这个重要的人生方向问题就一直是交给了Beilie来考虑。
 
 第二次来呢,总要换个地方吗。于是我就说,那就去Leon对面的那家有大贝壳标志的好了,那里正好也都有Paella。在布鲁塞尔的第二天的晚餐,我们选择了 Le Bourgeois
 
 
在这里,除了Beilie要的Paella海鲜饭以外,我还要了一份比利时荷兰的特色小吃就是Croquette.  经常看日剧的人因该对这个名字很熟悉,因为日本街头也都有卖这种小吃。只不过呢,日本的是土豆的,而这里的呢,是面的外表,里面则是加了海鲜或者是肉类的馅。当然啦,啤酒也都不能少。这次我们则是尝了本地很有名的Stella.
 

 
Croquette, 就说是炸肉卷好了;外焦内软,满特别的,感觉上小孩子会很喜欢。里面的馅被打成了肉浆状,所以也都不太吃得出来到底是什么肉。Stella喝起来就很浓郁,并且也能感觉到酒精度也稍高,我想这种味道男生们可能比较爱。我们女生还是喜欢喝起来爽口的。海鲜饭嘞,这个我一直都比较喜欢的,主要是我喜欢吃很干的米饭。记得我第一次吃海鲜饭是在巴塞罗那的La Rambla大街,那里的饭比较更焦一些,然后味道更加重点。这里的这个呢,味道比较清淡,稍微有点咖喱的感觉,不过里面的海鲜放的比西班牙式的要多。
 
就算有小区别,吃起来也都不错,更何况此时我依旧是坐在露天的餐厅,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品尝美食,又一边看着入夜了依旧熙熙攘攘的街道;虽然暴走了一天都很累了,但是现在的悠闲感觉却是无法取代的。这种时候,心里面就偷偷微笑着,嘿嘿~~ 旅行的感觉真好。
标签:
6月 24, 2009

花哨的布魯塞爾第一印象 課本裏的國家小英雄 《臥虎藏龍比利時 Chapter 2》

由 Majo
 
April 06, 2009
 
因为在巴黎每天都有的玩,所以最终也还是没有腾出来时间给盧森堡。而我們也義無反顧的在到達巴黎的第一天就在地鐵的自動售票機上面買了Thalys公司 Paris到Brussels 的快車票。真的是完全沒有給盧森堡發展的機會。票價還不錯,單程 63 euros.  (自動售票機只能用卡買,而且貌似不收信用卡,只收Debit Card, 因爲要密碼的。我們只有信用卡N張,誰都沒有帶Debit/ATM卡,所以請Diyun同學幫忙了一下)
 
爲了趕早過去能多看點東西,我們選擇了8點多的火車票,其實最早的是6點多,不過那個會太痛苦。六號的一大早,7點我們就準備就緒了;Diyun同學送我們到樓下,我們自己就接著直奔Lyon車站。大清早的路上非常順利,也完全沒有我擔心的初到巴黎那天所發生的地鐵停運事故。所以等我們到了車站,上到地上一層遠程火車的站臺的時候,還剩餘不少的時間看了看清晨粉紅色的巴黎天空。不用和她說再見,因爲我們肯定會再見的!!
 
Thalys的火車基本上都比較快,和之後我們搭乘的荷蘭火車相比較就是那龜兔賽跑的差異(兔子不會睡懶覺的那種), 車子上面的人也都很少。火車開動以後,我們趁著機會又研究了一下前輩們的攻略。偶爾看一看窗外的景色,倒也看不太出來明顯的地區區別。再到後來,能看到一些些好像積木的房子的時候,竟然就聽到廣播說我們已經到達了。這個速度真得太快了,才只有一個小時多一點點。要知道我要是平常在家從村裏面進城吃個飯或者去看看金門大橋也都可能開車一個多小時。歐洲的人太幸福了~ 住在這裡的人不旅行虧大了;這裡真的每個周末都可以去跑一個國家呢。
 
出了站臺,在火車站内 mini mall 間走動,心裏面充滿了新奇,這裡是我旅行地圖上面新踏出的土地呢。這個國家早在中世紀的時候,也都曾經輝煌燦爛過。像是Bruges那樣的城市,當時可是比倫敦巴黎還要繁榮,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富貴地。後來隨著英國德國意大利法國的崛起,這個國家也就慢慢被淹沒在歷史的潮流中了; 不過他在世界大戰期間還是擁有過一些非洲國家,如剛果, Rwanda,Burundi 為殖民地的.  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現在是歐盟的首都,這個大家都知道了,但讓我驚喜的一個fact是,奥黛丽·赫本是在這個城市誕生的!
 
 今天的Brussels, 是歐洲政法的中心,也是許多國際組織的基地所在。真的是不能小看他的,他現在是歐洲第三富有的城市呢。也許是因爲這樣一個政法經濟中心的城市,所以人口也比較雜;大街上會有很多的小偷。 其實這個大概是從以前傳下來的,因爲在丁丁的故事裏面,也都曾經說過布魯塞爾有很多的pickpocket. 這不?我們剛下車,就被火車站的工作人員發了一張明信片,上面大大地寫著 Beware of Pickpockets.
 
 
在火車站我們受到了很熱心的大叔的幫忙,給我們指去飯店的路。其實最開始我還懷疑他是不是來偷東西的呢,不過事實證明還是好人比較多的。我們的飯店就在從火車Midi站搭地鐵2站的Anneessens,出來步行5分鐘左右的地方,距離最中心的大廣場走路也就大概15分鐘。此時呢,時間還非常得早,所以我們找到了飯店也只是把行李存放在那裏,只帶了相機和錢包就開始出來遊逛。
 
飯店門口的那條大街,遠遠的是可以看到大廣場建築的尖頂的,所以我深信只要朝著那個方向走絕對沒有錯誤。Beilie身上有Lonely Planet Belgium, 上面也只有小小的一張地圖。於是我們就大概看著,大概得走,看到偏離了就折回來一下下。一路上,我對這個城市的感覺就是很古舊但不古典;大概是因爲我們都走在中心的老城區吧,所以這裡的房子看起來都是那種一戰二戰期間的樣式。就這麽走著走著,就來到了這裡最著名的地標 Manneken Pis (撒尿男童)前。
 
因爲我知道這座雕塑非常的小,所以看到真面目並沒有失望;倒還蠻有感想的。記得小學課本裏面學過,這個男孩撒尿救下了整個城市。雖然實際的故事有很多個版本,已經不可考究,但是我就認定了我小時候記憶中的那個。時隔多年站在真品的面前,課本裏面的知識仿佛實質化了;從普通的白紙黑字,變成了我自己的見聞經歷。我想這就是一大部分爲什麽我鍾愛旅行的原因,我上了這種從虛無 從別人的故事 變成真實 變成我的一部分的 過程的癮.
 
男童所在的街道是Rue de l’Étuve/Stoofstraat and Rue du Chêne/Eikstraat, (这里的路标基本上都是双语标示,法语和Dutch(or Flemish)) 是很好找的,你只要顺着大路Rue de l’Étuve/Stoofstraat走,不管是从Grand Place往西南方向,还是从西南方向走去Grand Place, 路上肯定都能看到那个小家伙,因为他就在路口非常暴露的地方。
 
 
既然說到了撒尿男童,就不得不說撒尿女童 Jeanneke Pis。據説爲了搭配一整套,近幾年還出現了撒尿狗狗 Zenneke Pis。 在繁华的海鲜街 (Beenhouwersstraat & Rue Des Bouchers) 的一个交叉小胡同里面 (Impasse de la Fidélité, 在Rue des Dominicains & Rue de la Fourche 的中间) Denis Adrien Debouvrie 设计的撒尿女童被关在了笼子里面。这个女童是比男童来的个头大,但是她身在一个死胡同的里面,能找到的人也算少数。我们也都是在海鲜街走了2趟才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小道,然后看到女童的时候不免也都很生气,同样是撒尿,咋就这么大的待遇区别呢?一个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广众路口中间撒,另外一个却要躲在犄角旮旯牢笼里面。我气~~ 据说那个狗狗都是在大街上的。好吧,唯一的解释就当作是说,女生吗,要隐蔽。
 
撒尿的孩子们中间的那一部分区域呢,就是布鲁塞尔的中心的中心大广场 Grand Place 了。色彩斑斓雕刻复杂的一群建筑围绕成一圈,就形成了这个被当地人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同样也是被UNESCO标为世界遗产的。它不是巨大,但是建筑物都很密集,让人一下子不知道眼睛要往哪里看才好;然后套一句Beilie的话,建筑物上能站人的地方都站满了人。这个仿佛是比利时的特色吧,因为后来我们在别的城市也都是看到这样的建筑风格的。
 
 这个Grand Place是布鲁塞尔的中心集市,四周的建筑有市政厅,Traveler’s Office, 工业工会 Guild Houses, and Bread House 国王家旧址,现在是城市历史博物馆… 另外还有一些餐厅,画摊,的确是非常热闹的广场。据说每两年的5月,在这个广场会有Flower Carpet 盛会。就是广场中间的空地都用鲜花铺满来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我想,最美的广场应该是指那个时候的广场吧, 可惜我们没有缘分目睹。之后回家来,看新闻得知,今年的鲜花大毯的图案是丁丁。
 
 
 
广场的四周呢,就是很多条放射出去的街上的礼品店,餐馆,巧克力店,Waffle摊等等的商家。这其中也都有好多世界有名的品牌,不过都很隐藏的融入在古老的街道中。广场最大的那个街道Rue de l’Étuve/Stoofstraat的路口呢,有一面墙上面有黑色的浮雕,上面刻着死神与天使。去之前,我记得我在什么地方看到说如果摸了那个雕像就会有好运气,所以我和Beilie狠狠地在那里吃了死神的一把豆腐。结果后来回到饭店,再一看功略,发现原来摸错了,是要摸死神和天使上方的狗还有盾牌的。后来最后一天,我们又找了一次机会去重新摸过,嘻嘻嘻~~ 不过看图片上的情形就知道,大部分的人还是摸错了。那个死神已经完全退了一层"皮"了。
 
在大广场的Travel Information Office, 我去拿了一张地图,于是我们再也不用瞎蒙了。在海鲜街吃过了午饭后,就继续转到了Grand Place 东北方向Rue du Bois Sauvage, Ilôt Sacré 的 St Gudule and St Michael’s Cathedral 圣弥额尔圣古都勒主教座堂。这家比利时天主教歌德式教堂,正面看起来貌似巴黎圣母院,不过内部却还是非常比利时,那就是能站人的地方依旧站满了人。这座教堂内部最著名的就是他的管风琴和一座亚当和夏娃被驱赶的雕像。满幸运的,我们进去的时候正好碰到有人在管风琴那里演奏。午后的太阳也正好从教堂的窗户射进来,光芒洒落在一座座墙上的圣人身上;静静的坐在那里听听风琴辽阔的音调,同时也沉寂在一片很神圣的光芒中。
 
 
从教堂出来,也就差不多是时间可以check in 了,于是我们又慢慢地走回去。在Hotel洗过澡换上干净衣服准备出去吃晚饭的时候,微妙的发现好像牛仔裤有那么一点点松了,我没有吭声。后来Beilie叽叽喳喳的说,哎呀我这条仔裤以前洗过穿都很紧啊,现在一拉就轻松拉上了, 然后我们就一起笑了.  暴走了5天了,这个是额外收获~~  后来的那些天,也都貌似好像有那么一点点,大家的脸都微妙的逐渐一米米缩小了… …
6月 22, 2009

計劃與取舍 《臥虎藏龍比利時 Chapter 1》

由 Majo
 
 
説是老江湖出門不用特別計劃,但是其實我在這幾個國家的日程安排上還是花了點功夫的。至少爲了決定是要做飛機還是坐火車,是買火車通票還是一段一段單獨買,我至少就用了3天的午休還有晚上和Beilie激烈討論過。也有把不同的交通選擇的花費總數算出來,最後才確定說單獨買票更便宜也更自由。火車的時刻表也都是有查過的,只不過就是沒有買票而已。信息找好了,在交通发达无比的欧洲,还不是旺季,现买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出發前我們各自的朋友聽説我們要去比利時,也都不約而同的和我們說,布魯塞爾沒啥意思,一天就可以逛完了。就算如此,我還是相信這個城市不是平白無故就能被選為歐盟的首都的,好于不好,还是我自己去看看再下定论吧。
 
出发前,我和Beilie分工了一下。她主要去安排我们的住处,以及去图书馆借Lonely Planet; 我呢就去发掘说我们在当地大概要干什么事情,大概的观光目标。咨询观光目标呢,最好的地方当然是 go2eu http://www.go2eu.com/. 去那里爬文一个晚上,你基本就是90% covered.  那上面那么多的前辈去旅行过,并且无私的奉献他们的经历和策略。基本上对于我这种平常就有在注意世界上个个新鲜角落的人,看一下go2eu上的那个国家/区域的精华帖,就大概算是planning finished. 当然一天晚上是没有时间把所有的帖子都看完的,所以就把他们都存下来,整理缩小 打印出来 带着上飞机 慢慢读啦。
 
话说那天我在爬文的时候,偶然被我發現了一个叫做 Dinant 的小镇。之前从朋友们,还有大部分的游记上,对于比利时最推荐的地方除了布鲁塞尔布鲁日Bruges, 就是 根特Ghent了,这个Dinant真的比较少见的。但是呢,它的照片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想到了Hallstatt. 有山有水还有特色小房子的小镇。  於是二话不说,马上奔去Google Map 把它标在这次的旅行地圖上。
 
 
当大部分的最感兴趣的地点都标好后,发现本来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国家竟然还有不少值得去的地方。我就至少想要,起码要去4个城市了。最开始我们留给了比利时3天时间,原本还说利用最开始的一天从巴黎去一趟卢森堡Luxembourg来个一日游,然后晚上再去布鲁塞尔的饭店报道。但是事到如今,我对那些在比利时的景点更感兴趣了。再加上考察了从巴黎去卢森堡的火车票,价格不是很便宜,单程都接近100 euro;况且从卢森堡去布鲁塞尔没有直达的车,必须中途从Arlon换车 (2009年4月的信息)。于是呢,总结以上的种种,我决定要放弃卢森堡了。匆匆忙忙全部都逛了,不如分次仔细悠闲的逛来的回报多。隔天征求了Beilie的意见,她也都说可以。
 
 
虽然是这样,不过最后出发的时候,我还是把卢森堡的资料也一并打印出来了,就是想说,万一找到时间呢… 另外为了和Beilie文件共享,我们把个自弄来的最后资料都上传到了Google Documents里面share. 假如路上东西丢了,至少可以上网去看吗;然后就是大方向都了解了以后,到了地方随机应变非常容易的。
 
 
其实我是没有那么大的信心所有我标出来的地方都可以去看完的,毕竟我们时间有限也不想要太累;于是最后还是有去到Dinant的时候, 就感觉好像赚到一样的… 嘻嘻~
 
(本文的图片,除了地图, 其余全部来自Flickr, Go2eu, The Internet, 版权属于原作者。
The pictur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the map, are copyrighted to their original authors on Flickr and go2eu.com )